4月21—23日,由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年会暨“关东地域文化与东亚国家关系交流互动”青年学者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4月21日下午召开了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议,由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喜涛主持。研究会执行会长姜维公、副会长薛刚、刘立强,副秘书长姜亦云、姜盼,理事姜奕利、程石等参加会议。首先,由研究会执行会长姜维公作2022年工作总结报告,...
2023年4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暨历史教材研究高端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62所师范院校的125名本科生参加,其中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也全部参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赛事角逐,由历史文化学院佟银霞老师、梁维老师、李晓妮老师指导的2020级历史二班戴奕婷同学荣获一等奖,2020级历史一班池瑞鸣同学荣获三等奖。 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比赛是目前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师范生技能竞赛最高水平的赛事。...
3月29日下午,由长春师范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长师史苑 名师讲坛”(第9讲)在综合楼801举行。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所编审,国家与疆域研究室主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大龙教授受邀作了题为《传说与高句丽早期历史》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长春师范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院郑春颖院长主持。李教授通过梳理《三国志·高句丽传》《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汉书·王莽传》...
2023年3月29日上午10点,我院在教学综合楼801成功举办了“研究生创新项目学术论坛”—2022年立项研究生创新项目学术报告会。出席本次学术报告会的领导有薛刚院长、刘义飞书记和刘禹伯副书记。本次会议由李秋雨老师主持,彭瑞轩老师和李秋雨老师进行汇报指导,部分在校硕博生参加会议。左右滑动查看会议图集首先,薛刚院长和刘义飞书记分别从研究生培养、学术创新以及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究生创新项目进行了讲话;其次,各项目负责人依次就立项内容进行阐述,...
为进一步拓展师范生就业思路、明确就业方向,3月19日,历史文化学院在新图书馆报告厅邀请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明珠学校初中历史学科高级教师崔凌志以《怎样上好历史课》为主题作讲座,学院2020级、2021级全体学生参加讲座。崔凌志针对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从职业观、教育观和责任观等方面,按照如何备课、如何讲课、如何反思以及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线索阐释“怎样上好历史课”。崔凌志指出,师范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要有自信,...
2023年3月15日下午1:30乐群校区教学楼308室,学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刚教授作“近代东亚和平与共同体构建的内涵与外延”专题讲座,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200余名学生参加。 首先,张晓刚教授以孙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演讲和《安重根旅册盛中陈达》为切入点,指出以中日友好为核心的亚洲和平以及对日本侵略邻国的批判,构成了中国式“亚洲主义”的核心内容。随后,他又以中式“亚洲主义”引出韩国泛亚主义学说和日本“...
近日,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技能大赛,经初赛、决赛最终评审,我院硕士研究生李诺同学、肖楠楠同学分别荣获大赛“二等奖”“优秀教学设计奖”。据悉,全国“田家炳杯”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竞赛,2022年全国参赛院校73所,参赛选手 348名,最终评审出一等奖18名,二等奖36名,三等奖52名,...
2021年12月31日,中小学(中职)历史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公布第二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比赛获奖名单,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后,由历史文化学院李慧娟老师、陈健老师、梁磊老师指导的2019级历史一班张鑫琦同学荣获一等奖,2019级历史二班李晓雨同学荣获三等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比赛是目前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师范生技能竞赛最高水平的赛事。参赛者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至29课中任选一课,...
2021年11月6至7日,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专业本科生论坛暨“海国图志奖”评选活动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我院2019级基地班学生宋鑫源同学的论文《南满铁路对协和语发展的作用》成功入围。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专业本科生论坛暨“海国图志奖”评选活动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协办,我院是本活动的52家共同发起单位之一。本届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260篇论文,最后评选出60篇,我院2019级基地班学生宋鑫源的论文赫然在列。...
2021年10月30日,由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部)、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长师论史之名家讲坛”邀请到了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轶峰先生开讲,长春师范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及刚参加完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年会的青年学者共计300余人在学校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聆听了赵轶峰教授的精彩报告。赵轶峰教授是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院长,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历史学博士。从事明清史、史学理论、比较文明史研究。《古代文明》杂志执行主编,...
10月23日,区委统战部与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龙嘉街道红光村举行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晓东与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姜维公共同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红光村教学实践基将成为学校传承和发扬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内涵,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长春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将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平台,与红光村加强交流,密切合作,...
2021年8月17日—9月24日,在教务处张飞副处长的带领下,我院教师陈健赴长春新优教育集团净月区华岳学校,明泽学校等进行挂职锻炼。期间,陈健老师观摩了净月区华岳学校、明泽学校,参与历史组的青年教师历史教学、集体备课,与净月一实验学校历史组共同探讨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等问题,深有感悟。净月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与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教学装备同级,按照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管理学校、培训教师、教育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学无止境、行为师表。为锻炼我校师范生施教技能,培养师范生教师专业素养,展现当代师范生教学风采,检验师范生的教师技能成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历史文化学院结合学院自身特色,于2021年6月2日在二教101成功举办第三届“红烛师魂”展示赛。▲李帛时、杨睿童同学主持第三届“红烛师魂”展示赛我院高度重视本次展示赛,莅临的领导有历史文化学院吕立国书记、姜维公院长、教务处张飞副处长、魏舶副书记、刘海洋副院长、薛刚副院长、...
5月15-16日,由我校东北亚历史文化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东北边疆研究室协办的“第三届高句丽渤海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我校校长刘春明出席会议并为开幕式致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姜维公主持开幕式。在致辞中,刘春明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指出东北民族史和东北边疆研究是我校的特色研究,高句丽渤海研究是我校历史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
学无止境,行为师表,为提升我校广大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根据学校“红烛师魂”竞赛精神,历史文化学院结合学院自身特色,积极组织“红烛师魂”师范生教学技能系列竞赛。 此次班会主旨有二,一是贯彻落实“红烛师魂”师范生教学技能系列竞赛,二是提高同学们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深刻理解身为教师的职业精神。知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扎实的学识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
为积极贯彻落实《长春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秉烛行动”实施方案》,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我校学生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5月11日,历史文化学院在教学综合楼801会议室召开“秉烛行动”系列活动之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指导讲座。此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张晓霞副教授主讲,学院辅导员李龙胜主持。本次讲座中,张晓霞详细讲解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具体流程,面试结构化问题答题技巧及试讲的注意事项,并就面试流程进行了现场模拟,...
3月27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于长春师范大学第二教学楼112教室对2021届实习生进行了实习验收汇报。上学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院将实习分三部分,一部分同学在浙江顶岗实习;个别在长春及榆树等学校顶岗;大部分在校内实习,校内实习的学生被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名实习指导教师。虽然在校内,我们也按照实习要求认真进行。本次实习验收工作由实习指导教师陈健老师作为验收负责人主持展开,李慧娟和张晓霞等8位老师为验收教师。经过验收教师们的筛选,...
为巩固学生专业本领、提升师范生职业技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我院举办第二届“红烛师魂”师范生教学技能系列竞赛复赛并取得圆满结束。竞赛共分为三字赛、课件制作赛以及微课赛三个部分。三笔字是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师者,生之表率,教师写的一手好字,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应该不折不扣地练好“三笔字”,切实起到表率作用。...
培养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院于2020年开展的活动如下:“红烛师魂”师范生教学技能系列竞赛“讲台是教师的陪伴,书写是教师的开始”。通过两个月的“红烛师魂”师范生教学系列竞赛,不仅使优秀师范生获得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增长了自信,同时还提高了大家对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关注程度,同学们在比赛中相互切磋,学习借鉴,收获颇丰。 “书法小先生”选聘“携文化以传承,筑学魂以明智”。为传承陶行知先生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