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潘博星
一、职称:助理研究员
二、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三、研究方向:东北亚国际关系、东北民族与疆域
四、电子邮件:179443274@qq.com
五、个人简介:潘博星,1984年出生, 吉林省公主岭市人。
六、学习及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3.09-2007.07 山东大学(威海)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学士
2007.09-2013.08 韩国仁荷大学政治外交专业(硕博连读) 政治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1.09-2015.02 韩国仁荷大学政治外交专业史 讲师
2015.07-2023.12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亚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24.01-至 今 长春师范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七、主要社会兼职(无)
八、主讲课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美关系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民族语文(朝鲜语)
九、主要研究成果
1.潘博星:安岳3号墓(译文),《高句丽渤海壁画墓研究译文集》,商务印书馆,2023年。
2.潘博星:从同盟政策看百济对外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6日,专版。
3.潘博星:《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原典与撰述——以长寿王之后的记录为中心,《东北亚研究论丛(长师大)》,2019年第1期。
4.潘博星:魏晋南北朝时期东亚“册封-朝贡”体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5日。
5.潘博星:德兴里壁画墓(译文),《地域文化研究》2017年第2期。
6.潘博星:中国先秦时代与美国现实主义同盟理论比较考察,《国际政治论丛》2015年第55辑第3号。
7.潘博星:Balancing or Bandwagoning? Alliance choices of Baekje and Silla, Kore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48, No. 6. 2014.
8.潘博星:日本与中国打击海盗的比较研究,《国家战略》,2012年第18卷第3号。
9.潘博星:沃尔特的均势同盟多数论是否适用于东北亚外交史?:百济与新罗的同盟政策研究,《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11卷第4号。
10.潘博星: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与问题,《统一研究》,2011年第15卷第2号。
著作教材
潘博星:《高句丽渤海壁画墓研究译文集》(编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
十、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项目“高句丽考古学科体系构建与整体综合研究”子课题“马具与金属器研究”,2018.12至今,在研;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项目“壁画视角下的高句丽文化研究”子课题“壁画视角下的高句丽宗教思想研究”,2017.12至今,在研;
主持吉林省社科基金专项项目“韩国高句丽渤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译介与研究“,2021.05至今,在研;
主持长春师范大学社科基金项目“韩国高句丽渤海研究学位论文译介与研究“,2021.12至今,在研;
十一、个人获奖情况
潘博星:《高句丽渤海壁画墓研究译文集》,商务印书馆,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