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活动  >  正文
协同育人聚合力 稳促就业谱新篇|历史文化学院开展就业能力提升课暨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签约仪式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27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发挥高校与实践基地协同育人功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24年3月27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于三教410室,开展“协同育人聚合力 稳促就业谱新篇”就业能力提升课暨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签约仪式。本次课程由就业指导教师陈健主持,五十三中学丁晓明校长主讲,辅导员老师孙方俊以及历史文化学院百余名学生参加。院长薛刚、教学院长刘喜涛、就业指导教师陈健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课程开始前,双方在文科实验楼315室,进行交流探讨,在师资建设、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共谋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期待通过下一步合作取得建设性成果。随后薛刚院长与丁晓明校长就建立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签约,通过本次与五十三中学的合作,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筑牢基础。

接着,众人移步三教410室。在陈健老师向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介绍之后,丁校长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探索”为题,为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就业能力提升课程。

课上,丁晓明校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他指出,积极建设“老中青”梯队是必要举措,要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梯队建设要注重真实性和差异化,青年教师要做好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他强调,毕业生要在实习期间打磨优质教学品质,躬耕教坛,从公开课和比赛中获得经验,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日后积累经验。讲座最后,陈建老师就丁晓明校长的讲话进行总结,鼓励学生们坚定信念,不断增强本领,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态度。

本次课程在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的成功建设下,进一步帮助我院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夯实毕业生在职场应用专业知识的基本功。下一步,历史文化学院将大力提升2024届毕业生与市场的技能匹配度,多措并举根据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帮助,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