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是历史文化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情况如下:
1.教学任务方面:
承担课程教学:主要负责历史学专业、人文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以及满语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研究生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2.师资队伍方面:
人员构成多元:本教研室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职称的教师组成,且教师的学历背景丰富,包括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等。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到50%。
结构较为合理: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教师相结合,有利于教学经验的传承和创新思维的碰撞;在学缘结构上,教师来自不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多样化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角。
3.科研成果方面:
学术研究活跃:教师们积极开展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学术研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近代社会史、晚清人物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城市史等。近年来,教研室成员的相关学术成果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史学集刊》《东北师大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上。
科研项目丰富:教研室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如佟银霞老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东北地区新兴商人群体研究》获得立项,带动了教研室的科研活动。通过科研项目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理论支持。
4.实践教学与学科建设方面:
- 开展实践活动:本教研室教师还主动承担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如承担实习指导、研习活动、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教学竞赛指导等工作,而且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