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431-86168051
通讯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吉北线677号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邮政编码:130032
历史文化学院网址:
https://lswh.ccsfu.edu.cn/index.htm
01学院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长春师范大学重点教学单位之一,是具有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学院,其前身是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上世纪80年代,历史学专业就成为长春师范学院重要的文科专业之一。历史学于1998年成为学校首批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列为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专门史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6年成为学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10年获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中国史学科获评吉林省重点学科,2012年获得“东北民族与边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4年中国史学科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优势学科,2018年获评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东北民族与边疆”国家特博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获优秀等级。
历史文化学院在2023年被评为吉林省专业特色学院,现有历史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等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专业在2009年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进入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行列,获批建设“东北民族与边疆”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专业申报成功,成为国内率先获得该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02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师5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4人;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
03科研平台与文献资料
学院教学科研平台齐全,资料文献丰富。
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信息中心(中心现有藏书20大类,8000余种,30092册,已建高句丽、渤海文献中心数据库,馆藏特色文献类型及数量位居国内前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研究中心。
九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长白山历史文化与族群迁徙重点实验室、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东北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东北边疆策论智库、中国东北边疆安全与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东北民族与边疆”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九台满族祭祖习俗”吉林省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满语文”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基地。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等机构合作设立4个博士研究生工作站;与吉林省方志编撰委员会、吉林省社科院合作设立硕士研究生工作站。
三个图书资料中心:
高句丽渤海研究院资料信息中心;
历史文化学院图书资料室;
清史满学资料中心。
实践基地10余个:
与省内外多家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合作关系,如内蒙古赤峰学院、长春市九台区政府、集安市教育局、广东卓越教育集团、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等。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高句丽渤海考察团
莅临我校考察
历史文化学院与集安市、九台区
开展校地合作
学院教学与科研成果
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35部。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东洋史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论点摘编。

04学术交流与学生教研活动
历史文化学院按照本、硕、博一体培养模式,目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70人,其中3人获省优秀博士论文。近五年,硕博研究生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44篇,其中博士研究生发表核心以上论文20余篇。近现代史方向研究生在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获奖。多名硕士毕业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及我校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座126人次,主办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30余次。主办《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核心卷》编纂工作会议,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东亚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暨池田大作和平思想学术研讨会,承办第三届近代史青年论坛,新时期萨满文化遗存传承、抢救与保护”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形成较大影响。“高句丽渤海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已举办六届),已成为我国高句丽渤海问题科学研究的重镇和人才培养的摇篮。举办学院系列讲座“长师史苑名师讲坛”“长师论史”博硕论坛等,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023年7月《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核心卷》编纂工作会议
2024年4月19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
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
2024年3月8日第三届东亚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暨池田大作和平思想学术研讨会
2024年6月1日第三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
目前,全院师生正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努力传承半个世纪来几代人宵旰勤劳的创业精神,秉持“尚德求真,传承创新”的院训,践行“学无止境,行为师表”的校训,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力争创建“教学质量一流、研究特色鲜明”且在国内省属师范院校领先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合影
第六、七届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
本科生教学技能比赛获奖
2024年5月30日第四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2024年5月17日首届东北图书博览会
“满语文”展示
04招生专业介绍
历史学专业(本科 四年制)
历史学专业是长春师范大学建校伊始就设立的专业之一,是国家特色专业。早在1978年长春师范学院就设立了政史系,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学科。
历史学专业依托学院学科和科研平台,在“十一五”期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列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2019年进入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行列,获批建设“东北民族与边疆”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历史学专业有一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东北民族史;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世界通史;三门省级优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历史学专业不断开拓学术视野、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在高句丽渤海问题、满族历史与文化、中朝日关系史、东北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四个特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专业(本科 四年制)
我校率先创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满语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语言文学文史知识基础上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高素质稀缺人才,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 四年制)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及文化遗产学系统知识、理论,具备独立文物管理与保护、博物馆陈列设计、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等能力,能够在文化管理部门、博物馆、陈列展览单位、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新闻出版社、档案馆、海关、旅游等机构,从事文物、博物馆、考古、出版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05优秀校友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
北部边疆研究室副主任 朱尖
长春市第103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袁波
九台区南山街道办事处主任 陈光
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副校长兼东北师范
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中校长 马文辉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研员
正高级教师 贺争光
吉林长春
社区干部学院教务教研部副主任 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