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推进会在京召开我校主编张鹤泉、姜维公教授出席会议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5 点击数:

5月14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三交”史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编纂委员会主任潘岳出席会议并讲话。

潘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强调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一项具体任务,对于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基础具有深远意义。

潘岳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持续加强与“三交”史研究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攻关,深入开展分区域“三交”史研究,不断优化相关研究方法和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在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学术水准、加强编写保障、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功夫,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下一阶段各项编纂任务落实到位,以“三交”史编纂工程的丰硕成果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三交”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学玉出席会议。国家民委有关部门,“三交”史各分卷主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等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张鹤泉教授、姜维公教授作为“三交”史分卷主编出席会议,并参与分组讨论,交流“三交”史编纂进度、分享推动课题经验。目前,张鹤泉教授主编的《两晋南北朝卷》已完成两晋南北朝时期核心卷的撰写,姜维公教授主编的《吉林卷》已完成清朝、民国时期史料收集整理工作的90%。下一阶段是“三交”史编纂工作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的关键时期,相信在国家民委、吉林省民委的指导下,我校将克服困难、扎实工作,顺利完成编纂任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长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