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是长春师范大学建校伊始就设立的专业之一,早在1978年长春师范学院就设立了政史系,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学科。目前,历史专业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教研室。历史专业不断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科平台方面,目前历史专业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世界通史,三门省级优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历史学还是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两个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和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一个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历史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一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世界史。
学术梯队方面,现有专职教研人员30 名,其中教授 9名,副教授 6名,讲师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 16人,在读博士2人。既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一批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他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多名教师获得“长春市师德标兵”、“长春市劳动模范”、“长春师范学院教学名师”、“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 “五一”劳动奖章、特殊贡献专家、拔尖创新人才和“长白山学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学院从2007年开始招收专门史和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两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历史学科一级硕士授予权。2012年,以“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依托,提交的“东北民族与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国家教育部终审,在2013年成功招收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博士生 3 人。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 15 人。
设备资料方面,院内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早在上个世纪,长春师范大学已经非常重视相关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中国东北历史文献信息中心建立之后,依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文献贮备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出版一系列相关信息索引。文献信息中心现有藏书4000余册,包括史志、金石、墓志等各方面的文献,收藏有东北三省所有地方志,全套《盛京时报》和《伪满洲国史料》;尤其具有特色的是,藏有《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舆地志》、《大东地志》、《东国舆地胜览》、《经国大典》、《高丽史》等大量韩国古籍;是目前国内唯一收藏有全套《备边司誊录》、《承政院日记》、《朝鲜王朝实录》、《燕行录全集》等四大韩国历史文献的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服务。
在学术研究方面,教师们树立了“争上游、创一流”的奋斗意识,科研成果不仅数量提升,质量也有显著提高。近年来,在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长春师范大学的关注、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历史专业教师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绩。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项目10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6项;吉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1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33项。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8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81篇论文被CSSCI收录。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级科研奖30余项。申报并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目前正在筹划《金毓黻全集》《东北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丛书》《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等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出版。还创办出版《东北亚论丛》《萨满文化研究》《中国满学》等论文集,成为东北民族与边疆问题研究的重要发表平台。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历史学专业不断开拓学术视野、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在东北民族史、东北边疆史地、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研究方面,取得丰厚的成果。其中一些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