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院(部)主办的“长师论史之博硕论坛”第三期在教学综合楼801召开。论坛由历史文化学院刘喜涛研究员主持,全校博、硕士研究生共计5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中国史博士研究生邢玉丰以“试论东北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为题做主题报告。邢玉丰以东北的历史沿革、东北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研究东北史的史料和史家、东北史研究的相关问题为切入点,详细地介绍了研究东北史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
同时,邢玉丰以“东北史的史料和史学”为切入点,详细地阐述了朝鲜、日本、韩国、沙俄、苏联、美国等国家对中国东北史的研究,引用了当代著名史学家戴逸对中国东北的地理区位、历史影响和学术价值的评价——它所处地理位置独特,与中原相距最近;地域辽阔,南北贯通,无门庭之限;生态资源丰富,可耕可牧可猎可渔。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渔猎和农耕诸民族世代生息的家园,相互角逐的舞台。

最后,他以“六个精神”结尾并指出了“东北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亦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骄傲。”
2021届中国史博士研究生霍树婷和刘军博作为评议人对报告进行评议。他们对邢玉丰报告的选题与史料搜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简单讨论了东北的溯源、为什么要研究东北等问题,内容很好地契合了主题,并针对报告内容的不足之处提出各自的意见。
随后,参会人员就“羁縻统治”、“东北地区民族起源”等问题与邢玉丰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长师论史之博硕论坛是历史文化学院为推动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而开展的一项学术交流活动,包括读书沙龙、名家讲坛等形式。在总结中,刘喜涛指出,东北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重视实证研究也是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要求,邢玉丰博士的报告为大家们如何通过实证研究学术问题提供了很好思路,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和水平。